同治帝为啥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是谁伺候他,活到19岁已是高寿
2023-07-29 06:02:20 五千年小故事

一提到同治皇帝给人的感觉就是身体虚弱、早夭。

由于同治一直在慈禧太后的牵制之下,所以一直都没有什么作为,到了同治十二年的时候才亲政,但真正执掌政权仅仅一年的时间,在19岁那年,同治皇帝就去世了。


(相关资料图)

那么,同治皇帝的真正驾崩原因到底在哪里?在其短短的生命中,经历了哪些事情?

不学无术的帝王

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病逝于热河,身为咸丰皇帝独子的载淳也不可避免地卷入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旋涡。

大清国至高无上的权力落在两个女人手中。

这时尚懵懵懂懂的同治莫名其妙地被推到全天下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每天清晨,面对满朝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他们发出地动山摇的呼喊声,都在尊称这位年幼的皇帝万万岁。

同治并没有权力的观念,自己并不知道,人们跪着畏惧的正是自己背后的慈禧太后。

他的主要工作是每天到弘德殿学习,但却是同治最为头痛的问题。

清朝对皇子们的教诲与研究极为重视,但因咸丰早亡,慈禧太后也日夜把精力集中在朝堂,完全没有空管同治学习与作业。

由于同治无人过问、无人问津,自然丧失了求学的兴趣,而耽于享乐,所以他与太监宫女之间的感情甚至胜过与两个母亲之间的感情。

本来同治只偶尔玩一玩,但逐渐覆水难收,越来越懒,越来越讨厌读书,大概是清朝所有帝王里,最爱玩的人。

当时礼部尚书、大学士曾教同治皇帝,同治却不太尊重这些教师,其态度日益喜怒无常,对教师的教导常常充耳不闻,师虽为师,终究是臣子之位,对帝王之喜怒难以多加干涉。

就连一些一起学习的同龄人,同治也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玩伴,每天都在玩耍嬉闹,早上的晨读活动都是懒洋洋的,胸无点墨,一篇文章也写不出,于是糊里糊涂地过了两年,甚至连篇完整的文章也记不住。

连学尚且是这样,何况是什么治国之道,同治连奏折也看不明白。

有一次,他竟然向身边的大臣抱怨:“做皇帝真是苦差事!还太累了!”就是这大逆不道的言论,也足见同治皇帝对治理国家可谓是少有理想与成就。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身上的重任并非要不承担,即便是像那些有成就的优秀帝王那样担当重任,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但是他甚至不能处理最根本的事务,把皇帝每天的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儿戏来对待,使得慈禧皇帝怎么也不能放心地把大权交给自己。

残缺了精神世界

而且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同治皇帝,其无能仅仅是外显而已,真正对其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其精神世界受到了蹂躏。

同治皇帝年幼之时,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属清流派的代表人物曾为同治之师,对同治皇帝造成很深的冲击与心理阴影。

同治虽年纪还小,却有一股浓烈的排外之情,对洋人有一种厌恶之情,幼年时曾拿刀把洋人样子的泥人娃娃切得粉碎,成年后,对一切从外地来的事物充满敌意。

一次兵部右侍郎从西洋中取出一张怀表来看时,同治听到西洋传来的东西,顿时一脸不高兴。

他抓起怀表扔到地上,直接打碎,并怒斥兵部右侍郎:“那是什么玩意儿?!如果没有,你不会知道这是何时?”

从那时起,他更不赞成革新和洋务运动等改革举动,更厌恶借鉴西方进步的做法。

人们总是认为他脾气暴躁,而且还在谈论他的私生活。

咸丰皇帝还在世的时候,就对酒色十分痴迷,而这些坏毛病,几乎都在同治的身上一览无遗

同治在宫中玩够了,宫女、太监已不能吸引他,便决定离宫游玩,宫外花花世界更把同治拖进无边深渊。

皇帝自幼居住在严阵以待的紫禁城里,刚出来触摸着窗外生龙活虎、五彩斑斓的世界,他自然已是目不暇接。

饿了就吃,口渴了就喝,吃饱喝足以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游玩计划,同治在外面的世界流连忘返,北京城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

同治思想日益荒淫无度,不但徘徊于花街柳巷之间,而且更不关心国事,实际上他曾向慈禧表达意见与主张,均遭慈禧拒绝。

继位11年后,他最终获得了能够自我做主的决策,因此决定整修圆明园,而这一点却遭到众人的反对。

几乎每一位皇帝在位之初都会出台亲民利民之策以减轻百姓压力,但是同治为何会提出如此奢侈享受的诉求?

他想整修圆明园是想让慈禧入住,从此脱离慈禧的掌控,慈禧因贪图享乐而产生了同样的念头,正中同治下心,但是整修圆明园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并非是个单纯的数目。

耽于享乐的同治皇帝当然不懂得金钱的重要与份量,不顾群臣反对着手整修圆明园,但在此期间,日本却借故杀死琉球舰员,并乘机入侵台湾。

同治亦曾想与反抗日本,但到头来却与日本达成屈辱的《北京条约》。此乃其一生最大污点所在,慈禧的管制更使其个性日益扭曲。

阿鲁特氏出现了

转眼已是同治立后之年。

阿鲁特氏出生于官宦家族,其祖父曾于嘉庆年间达到大学士之职,堪称权倾朝野之人,其父更是清朝惟一的状元。

同治十一年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联合从十位合格少女中选四人,其中即将是一位皇后与三位妃嫔。

终于,阿鲁特氏当选为皇后,一场百年不遇的隆重仪式拉开帷幕,仅这场婚礼就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占清朝国家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阿鲁特氏入宫后,与同治关系还是很融洽的,两人敬相敬如宾,但是皇后对慈禧却非常害怕,无论她怎么谨慎伺候,慈禧就是不理他,甚至厌恶他,常常找茬。

每当慈禧见到皇帝与皇后露出琴瑟和鸣时,她都会感到格外不快,更多地干涉同治私生活,甚至让同治远离皇后一点。

同治心中自然觉得不快,与慈禧产生隔阂,不过慈禧将隔阂原因怪在皇后身上,不过皇后个性很耿直,自以为正儿八经的大清皇后,只要他行得端端正正,就不必刻意讨好慈禧而曲意逢迎了。

有不轨之心的人将她的这番话告诉了慈禧,慈禧听到之后大发脾气,认为皇后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对她更是恨之入骨,巴不得她立刻死去。

而且皇帝大婚以后,也就意味着同治将要亲政,但是慈禧压根就不想把大权还给同治,现在她看皇后、皇帝和慈安太后都是站在同一阵线,无疑给她带来很大威胁。

同治留在皇宫中非常痛苦,便开始经常出没于妓院留连忘返,而且同治身体本来就很虚弱,根本进不住这些娼妓的折腾,很快,他就病倒了。

同治之死

对于同治之死,外界看法不一,正式说法为同治患天花。

并据当时史载,还对同治由病至重病、终至逝世的经过进行了详细描述,得出一个清楚的结论:同治是死于天花。

历史研究人员还考证出清朝档案中遗留的材料,太医为他开出的药方还真是治疗天花的药方,那时京城里正流传着天花,同治如果得了也属正常。

据野史记载,同治生病后,宫中举行大规模祈福仪式,因为满人对天花很少有反抗之力,多数人只能认命,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宗教迷信上。

最终同治只好死于这些喧闹而没有意义的装神弄鬼中,时年19岁。

但是很多人对于同治因天花去世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官方只为捍卫皇家尊严而存在,所以决不能将其视为正经根据。

他们观点认为同治因梅毒而亡。

野史上也一样记载着同治出外寻花问柳的有关信息,同治因其特殊身份,出门还有随从及侍卫,不免招摇过市,所以他尽量避免到那些大歌舞伎中去,而只是找些非正规私妓来寻欢作乐。

这些地方良莠不齐,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感染梅毒的几率也非常大。

而且即使太医诊疗出为梅毒,亦不敢大张旗鼓地发声,加之医疗条件差,对梅毒的治疗并无太多规范与办法,这时天花猖獗,同治本来体弱多病,经过重重一击,迅速支持不住。

还有记载说同治至晚期毛发脱落,并长出许多溃烂脓包,与梅毒症状亦一致,这样含糊的表述与记录,难免令人心生怀疑。

后来,外国医学团体在北京报告,暗示同治幼年已注射牛痘疫苗而完全不能因天花而死亡,真相同治已染上梅毒数年,而早期未被查出,延误了治疗最佳期,等到查出时已是梅毒第三期,完全无力治疗。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慈禧所为,有观点认为慈禧太后与皇后发生争执冲突,后来同治不治而死,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朝堂上要求把权力还给皇上的声音日益高涨,致使慈禧索性杀同治。

也有更离奇的说法是同治死于富察氏之手,起初富察氏与阿鲁特氏同被列入皇后候选人之列,结果却被阿鲁特氏选为皇后。

而且皇上挑选妃子侍寝时,一定是经过皇后同意,不然妃子们不可以私自接走,同治去世前,曾想与富察氏同寝,但是均遭到了皇后的拒绝,于是富察氏怀恨在心,伺机复仇。

不过这些只是茶余饭后艳闻而已,其真实性仍有待推敲。

不管怎么说,同治本来最美好的岁月已经消逝,伴随着同治重病去世不久,伤心至极的皇后决意赴死,终因吞金而死,但未果。慈禧只是淡淡地说:“你就跟着皇上去吧。”

据传同治去世后,皇后伤心欲绝,事后竟发现她已怀孕二个月,然而,慈禧对于这个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留下的血脉却恨之入骨。

她开始为皇后生下这孩子后顺理成章继位而烦恼,而皇后也成为新的太后,若真的到那时候,她还能有什么身份?

慈禧心中似乎并没有亲情二字,权力总是凌驾于亲情之上,所以她才开始下诏禁止为皇后提供任何饮食,而皇后此时也是完全绝望,同治死后1个多月,皇后携未生的子女,最后郁郁而终。

皇后在世时,慈禧百般挑三拣四,去世时葬礼倒是很盛大,似乎是庆贺皇后最后去世,而对于皇后的家族,慈禧一个都没有放过,皇后的父亲立刻被免职,但父亲完全不顾自己的女儿被慈禧迫害致死,一再巴结慈禧,保住了自己的官位。

同治皇帝短短十九年的一生,经历了幼年丧父,童年毫无乐趣,被母亲压迫束缚,婚姻也被百般阻挠,在任何方面都毫无建树,放眼望去,是何等的悲惨,即使对历史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十九年,而对于同治皇帝来说,却是痛苦而漫长的一生。

最新新闻: